7月25日,在云南省“十四五”重点民生工程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癌症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鼎茂策略,130余名建筑行业精英齐聚一堂,一场聚焦该项目建设成果的观摩会在此举行。这项关乎民生福祉的重点工程,不仅承载着提升国家西南区域肿瘤防治能力的重任,还在深基坑施工、结构抗震减震、防辐射技术、智能建造等领域取得新突破,切实以科技赋能“好医院”建设。
“中建七局西南公司云南分公司承建的云南省肿瘤医院云南省癌症中心建设项目从‘安全耐久、功能完善、医患友好、绿色低碳、智慧高效’五大核心维度出发,取得了一系列医院建设类科技成果,并成为建设中建七局‘好医院’示范项目,并成功为国家重大医疗工程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范式。”中建七局副总工程师、科技与设计管理部总经理黄延铮介绍。
据了解,深基坑施工向来是大型建筑工程的“硬骨头”,该项目基坑最深处达23米,相当于8层楼的高度,而且环境地处闹市区,紧邻地铁及老旧小区鼎茂策略,容易造成周边建筑塌方变形。“面对这一挑战,我们多次进行专家论证,最终成功研发出了‘复杂环境下超深基坑变形控制、智能监测系统’,通过这一研发成果可实现基坑变形的实时监测、获取受力等关键数据,让深基坑施工始终处于可控状态,为工程安全筑牢防线。”中建七局西南公司总工程师鲁万卿说。
作为医疗工程,该项目对特殊区域的防护要求极高,尤其是直线加速器房间可能产生的电离辐射泄漏问题,成为制约工程推进的“卡脖子”难题。项目团队通过与昆明理工大学携手攻关,创新采用混凝土与液态金属复合的方式,成功研制出新型高效无污染防辐射混凝土材料。这种材料如同为薄弱区域量身打造“金钟罩”,有效阻断了缝隙处电离辐射的泄漏路径,目前该成果已荣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医疗设施的安全防护提供了技术范本。
“在医疗专项领域鼎茂策略,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患者感染风险、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运用了全球顶尖洁净等级的百级无尘洁净手术室,该技术要求每立方米粉尘颗粒数量不得超过100个。”鲁万卿说道。
7月25日,中建七局云南省肿瘤医院癌症中心建设项目部科技质量观摩
走进该项目的科技质量观摩现场,地面整平机器人沿着预设轨迹精准作业,抹灰机器人挥舞机械臂完成平整细腻的墙面处理,这些智能设备的投入,让传统建筑施工中依赖人工的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标准化,不仅施工效率提升50%以上,工程质量也得到显著优化;在安全管理领域,AI巡检机器人穿梭于工地各个角落,智能安全帽实时监测工人状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项目成果——塔吊安拆检测系统正时时刻刻守护着起重设备的安全运行,它们共同织就一张严丝合缝的安全防护网,为智能施工保驾护航。
从攻克深基坑施工难题到研发新型防辐射材料,从智能建造设备的广泛应用到安全防护体系的全面构建,该工程的每一项科技突破,都在积极践行“好医院”的建设标准。当天发布了中建七局科技创新、绿色低碳、战新产业产品。
据悉,该项目预计今年12月完成主体结构封顶,随后转入二次结构和装饰装修施工鼎茂策略,朝着早日投入使用的目标加速迈进,切实为云南人民谋福祉。(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黎浩 通讯员 起承荣)
顺阳网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